11月24日上午,由市图书馆组织的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电影赏析会在一楼321公益视听室举行,来自我市作协、高校、文艺界部分代表及少数特邀观众参加了赏析会。据悉,由王献青编剧、李正伟导演的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,在众多红旗渠题材的文艺作品中,首开了电影艺术先河。
电影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由著名演员白志迪主演,讲述了一位曾经参与红旗渠建设的老人在孙辈的陪伴下重返家乡,骑行红旗渠、寻找当年足迹的故事。电影既有那段艰苦岁月的情景再现,又有新时代林州的崭新形象。片中既有震撼人心的场景和声效,又有亲情、爱情等戳中泪点的细节,更有文艺片的唯美画面。
市关工委副主任来亮说:“这部电影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获得‘河南电影第一名’,我认为是实至名归的,因为影片抓住了红旗渠精神的本质——为了人民,依靠人民,始终把党的宗旨和人民的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。”
市作家协会主席唐兴顺说:“红旗渠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太行山融为一体,成为千古不朽的人间传奇,这次以电影的形象向我们走来,向新时代走来,正如‘归来仍是少年’这个名字一样美好而令人畅想,像一个风华勃发的少年矗立在我们面前。”
安阳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部制片人王风森说:“一个这么红的主题,一个持续保持热度的主旋律事件,一个这么重大却熟悉到无奇的题材,安阳人拍出了大片的感觉。”
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姬学友说:“这部影片让我觉得,主旋律影片同样可以拍得生动好看。比如为了两个窝头而不顾山石塌方的修渠者;面对人员被困,县委书记杨贵宁可推迟工程进度也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……这些闪光的人性说明了砸锅卖铁也要修渠的主因——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和生命财产安全。”
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咏梅说:“红旗渠精神需要代代相传。今后,我们将在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方面发挥老挝赌场作用,讲好安阳故事,宣传好红旗渠精神。”(安阳日报 记者 高学艳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